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科技名人 > 张裕恒

张裕恒:物理学家

张裕恒

  张裕恒,1938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宿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裕恒于1961年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6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1971年至1974年担任长春半导体厂技术员;1974年至1976年担任安徽光机所受控站实习研究员;1976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1989年至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结构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中心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裕恒与他人合作,从实验上证实了高温超导体R-T曲线展宽的物理起源是磁通蠕动效应通过对YBCO/PrBCO多层结构的观测,对高温超导材料的Hall效应出现负值的物理原因提出看法。合作研究了Bi系高温超导材料晶体结构中的非公度调制,通过元素替代实验,提出主要物理原因是Bi2O3层和钙钛矿层晶格失配,并对Bi系材料的相分离现象和元素替代效应等进行了较深入研究通过适当掺杂和物理测量,判定Mn基氧化物中的载流子是晶格极化子而非磁极化子,并提出了这类材料中极化子导电向跳跃导电转化的物理模型通过掺Cr样品物理测量,提出Mn基氧化物中的双交换机制提出用电子自旋共振来观测巨磁电阻材料中相分离的方法。

  根据2020年7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网站显示,张裕恒在高温超导研究中,他的判断实验澄清国际上的争论,解决了高温超导在强电应用中的难题;解决了超导相变后负Hall系数长达九年之久的困惑;否定了国际上流行的关于高温超导体非公度调制的起因,从实验上提出了自己的模型,并为国际同行接受。该工作被中国国内外同行评价为“是近年来在磁通动力学中的重大成果。”“对高温超导研究学科领域的进展起了推动作用”。在自旋电子学研究中,他们澄清了Mn氧化物导电机制:设计实验发现Mn基氧化物中是晶格极化子,而在硫属尖晶石中是磁极化子;提出和证实不同元素之间也存在双交换作用。在多孔硅和低维材料研究中,他们发明了多孔硅的原位铁钝化水热制备新方法,获得发光强度强、不衰减、不蓝移的多孔硅。

张裕恒相关资讯: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裕恒】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张姓名人

    科技名人

    同年(1938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